现场实拍:打响草地贪夜蛾歼灭战

时间 • 2025-08-04 09:40:10
防治
玉米
草地

今年1月,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草地贪夜蛾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虫害。在农视网《防治草地贪夜蛾系列报道》中,已为大家介绍草地贪夜蛾的特性。

被草地贪夜蛾入侵后的云南省是怎样的情况呢?农视网记者来到了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来到云南省芒市风平镇芒波村,当地农民对记者说道:“这个虫子特别厉害,从小就咬玉米的花和叶。”

这个虫厉害在哪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振营研究员表示:“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美洲玉米上非常重要的害虫。2016年1月在西非的尼日利亚,首先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入侵,随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44个国家都有发生。”

草地贪夜蛾“厉害”在:能飞、能吃、种群密度大。

能飞、能吃、种群密度大

能飞:每昼夜能飞一二百公里

能吃:玉米、甘蔗、水稻等80多种植物都吃

种群密度大:当有一百头幼虫的时候,草地贪夜蛾就能占百分之九十左右。雌蛾每次可以产卵100-200粒,繁殖速度快

草地贪夜蛾是如何进入我国的?

草地贪夜蛾是一个迁飞能力很强的虫,据文献报道,它每昼夜能飞一二百公里。连续三十六小时可以飞一千六百公里,可以从美国中部飞到加拿大中部。在扩散时借助气流流向,可以快速远距离迁移。它借助气流通过高空飞行在全世界传播,所到之处都造成粮食生产的严重损失。

目前已采取的措施

农业农村部在3月18日发布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试行),提出了成虫诱杀,幼虫防治技术等,在云南当地这些防控技术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成虫诱杀。利用飞蛾趋光性,农技人员在玉米地竖起带电网的灭虫灯。灭虫灯对蛾类的吸引立竿见影,但在大部分诱杀的飞蛾当中,草地贪夜蛾只占其中一部分。王振营研究员表示,目前某一些昆虫对光有一定特殊光谱。如果能找到草地贪夜蛾对光的特殊光谱,专门设计针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灯,是完全可行的。

除了采取灭虫灯外,农技人员多种方案齐上阵,多次下地调查,积极发动农民喷药打虫。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李永川表示,”春玉米价钱高,老百姓主动防治;夏玉米的价值低,又是山区,老百姓主动防治的意识就比较差,应该要政府来主导。”

我国检测体系比较完善,在草地贪夜蛾入侵之前已经做好相关监测和防控准,监测到位,防治及时,总体上没有造成太大危害。在此,专家提醒各省市玉米主产区,应加强监测预警,提前树立农民防范意识。

草地贪夜蛾飞得快、生得快、吃得多,危害大。对付这些“流窜犯”,首先是加强预警,将疫情控制在成虫起飞之前;第二是分区防控,在重点地区布置好围堵的防线;第三是综合利用生物防治、药物等手段,予以坚决有力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