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5亿元,主动战略调整,高端市场提速
10月30日晚间,洋河股份(002304.SZ)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1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7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1亿元。
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和分化期,周期性低谷仍在延续。洋河股份也主动调整发展节奏,以产品升级、渠道优化、创新变革等系列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穿越行业发展周期,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洋河股份展示经营韧性
当前,行业深度调整仍在继续,市场有效需求下降、价格倒挂、库存高企。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983家规上白酒企业中,亏损企业超过36%。多家机构预计,下半年部分上市酒企将面临业绩增速放缓压力。
以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为例,白酒市场表现平淡,旺季不旺,消费氛围弱于去年,行业进入渠道去库存阶段。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近日百亿大商、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公开发声引发行业关注,他表示,部分酒企的增长是假增长,是靠给经销商压货压出来的。
郝鸿峰认为,白酒销售整体减少了20%-30%。一是商务活动减少,部分饮酒场景不存在了;二是消费者对白酒涨价的预期没有了,不囤酒了;三是消费降级后喝得更便宜了。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给酒类行业带来较大业绩压力。
重重压力之下,白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行业处于“存量竞争、结构增长、品牌集中”发展阶段。不过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周期,作为企业自身来讲,还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更重要。洋河股份依靠强大的产能、储能水平以及品牌优势,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发展势能。
从产能上看,洋河拥有名优窖池7万多口、原酒年产能达到16万多吨、储酒能力100万吨,目前已经存储原酒65万吨,其中高端陶坛储酒23万吨。庞大的产能与储能,是洋河未来10年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也赋予了洋河跨越周期的长期发展能力。
从品牌上看,洋河拥有行业内完备的产品矩阵,旗下拥有梦之蓝、苏酒、天之蓝、珍宝坊、海之蓝、洋河大曲、双沟大曲、贵酒等,产品结构十分完备,且中高档酒营收比重近九成。
首创证券研报指出,洋河股份持续推进“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协同发展战略,聚焦打造梦6+、水晶版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等大单品,“梦之蓝·手工班”树立高端品牌价值标杆。公司围绕“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的战略目标,在白酒行业调整期仍表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中长期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真实年份老酒引领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优化产品矩阵、重塑品牌势能成为洋河股份发力重点。4月18日,洋河发布绵柔年份老酒战略,让年份老酒有标准、可溯源,让消费者体验到高品质年份酒的独特魅力。这一战略目前主要应用于“梦之蓝·手工班”产品,由酿酒经验20年以上、传承国家级非遗酿造技艺老匠人全流程手工酿造。
7月26日,“梦之蓝·手工班”成为首家获得中国酒业协会授权、由第三方监管机构“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认证的中国高端年份白酒,确立高端年份白酒的标杆地位。据了解,“梦之蓝·手工班”通过了18个关键步骤、51项具体标准、以及长达20年证据追溯的严苛审核,以及数字化平台的全流程严格监管。
9月4日,洋河股份在“梦之蓝·手工班”全球行南京站现场,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被正式确认为“最大规模的白酒窖池群”。
洋河股份率先做年份认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年份酒、窖池群双双获得权威肯定,开创了“年份老酒”的先河,“梦之蓝·手工班”带来对行业的新引领、新发展。
酒业评论人肖竹青认为,优化产品矩阵、重塑品牌势能是当前洋河发力的重点。今年洋河大规模开启“梦之蓝·手工班全球行”活动,重新定义中国高端年份白酒价值,坚持高端化突破,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真年份”品质的内在需求,也是“梦之蓝·手工班”引领酒业穿越周期的重要行动。
肖竹青表示,白酒行业近两年进入加速调整和分化期,已经处于一个临界点。洋河股份主动调整,给渠道减压,追求可持续发展。“尽管短期内未能看到洋河在数据上的表现,但是战略和市场执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坚持长期主义才是长久之计。”
面对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复杂环境,凭借其“真实年份老酒”的深厚底蕴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洋河股份已经做好了穿越周期、持续引领的充分准备。
根据洋河股份2024年度-2026年度分红回报规划,公司每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70%且不低于70亿元(含税)。多家机构研报认为,高额现金分红承诺,显示了洋河股份对于未来更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