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李易峰多次嫖娼被行拘,粉丝如何走出阴影?
不必将偶像等同于自己,更不必把偶像的对错等同于自己的对错,甚至因此“与全世界为敌”。不妨试着理性一些,冷静一点,试着以“他者”视角来审视“你和他”的这些年、那些事,或许就会豁然开朗许多。
演员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行政拘留。对此违法行为,中新网如是评价:犯错之后不知悔改,要比单纯犯错更不可原谅。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现实更不是。
从9月10日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到李易峰及其工作室发布声明,再到今天的“官宣”,这或许是其众多粉丝过得最跌宕起伏的两天。翻看李易峰超话,粉丝情绪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当即表示“下头”脱粉的;不愿相信但又不得不信的;无论如何仍在力挺,更有表示拒绝负面消息,不接受现实的……
作为曾经的追星一族,很明白也理解此时此刻粉丝们的各种感受。因而也想借此机会来探讨一些应该探讨的问题,比如偶像和粉丝该怎样相处,如何摆脱偶像塌房对个人的影响?厘清了这些,或许才能让粉丝更快地走出阴影,回归正常。
一种被异化的关系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粉丝和偶像关系过于紧密的时代。偶像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空降粉丝群与粉丝对话,而粉丝也可以在超话或粉丝群与其他粉丝交流,甚至还能参加偶像见面会、生日会、接机等等。
关系过于紧密,就容易让粉丝产生错觉,做出越界举动。比如“以爱之名”干涉偶像工作,不允许接拍某些剧,指责工作室不维护偶像形象,经纪人能力差等等;比如处处“出警”,看到对偶像不利的言论就群起攻之,在相关新闻下刷屏,败坏偶像的“路人缘”;甚至还干涉偶像的私生活等等。
而要进入偶像粉丝群,门槛还不低,每天必须做各种任务——点赞、发微博超话、拉人头、做宣传海报等等。粉丝内部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级别的粉丝,掌握不同级别的偶像私人信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可以说,粉丝群俨然已成了一个以偶像为圆心的差序格局。
所以,在李易峰超话里可以看到,有人为他签到两千多天,“我的八年啊”“我的青春啊”等感叹比比皆是。打卡签到式地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当然不只存在于李易峰超话,它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类偶像超话中。明星和粉丝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度的持久的情感输出——偶像早已是粉丝最熟悉的陌生人。
粉丝能细数偶像的生日、偶像的喜好,甚至偶像已忘的小细节,他们都记得一清二楚。对偶像个人信息的高度享有,让粉丝产生一种难以言明的亲密感,乃至迷失在这种单方面关系中。必须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被异化的关系,一份沉重的爱与被爱,对偶像而言是巨大的压力,对粉丝而言也是巨大的付出。
该如何相处有度?
撒贝宁在谈追星时曾说:“追星,其实你是在追你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希望能够像他一样优秀,像他一样成功。”我们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偶像也能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变得更努力更优秀。
在我青春的时代,因为追星,也曾真情实感地写了一些散文和诗歌,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也从此开启了我依靠文字为生的人生。以我的经验来说,追星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来看待并处理这段关系。
首先,要把偶像当成一个人。因为严重的粉丝滤镜,偶像在粉丝心里总是高大上,被“神化”为“真空人”,被架在道德高地。粉丝若一厢情愿地认为偶像不会犯错、道德满分,那么面对突然的塌房自然就无法接受,甚至精神崩溃。
其次,要有自己的主体性。追星不能失去自我成为偶像的附庸,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是非判断力,要明白偶像能给予我们精神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因为偶像,更因为自己。
最后,要清楚偶像和粉丝有关但关系不大。偶像的荣光与污点,都是他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庆贺,也可以伤心,但不必将偶像等同于自己,更不必把偶像的对或错等同于自己的对或错,甚至因此“与全世界为敌”。
当然,面对偶像突然成为“法制咖”,无论是想继续支持,还是立马“下头”,又或是独自疗伤,巨大的情感刺激难免让人心绪不定,坐立难安,甚至痛哭流涕。只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只有偶像。人生的路还很长,我们的理想还等着我们去实现,我们的事业还等着我们去拼搏。
如此,不妨试着理性一些,冷静一点,或者让自己超脱一些,试着以“他者”视角来审视“你和他”的这些年、那些事,或许就会豁然开朗许多。
最后,我想用何炅的一句话来作结,“TA是一颗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阳”。愿你能早日成为自己的太阳。
红星新闻评论员黄静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