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链接中科院核心资源,实探成都这个孵化平台

时间 • 2025-10-31 05:40:11
中科院
技术
数据库
成都

双创载体作为“双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正加快打造“双创升级版”,推进高品质科创空间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

今日(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红星新闻记者走访了科技工作者汇聚的国科成都战略新兴产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下文简称“国科创新成都”)。在刚刚过去的“创孵中国·重庆站暨首届成渝双城特色载体论坛”上,国科创新成都获“成渝双城十大特色创孵载体(2021)”。

与其他孵化载体不同的是,国科创新成都是中科院在西南地区设立的唯一全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与中科院120余个院所进行对接,衔接政府、市场等资源,助力中科院技术成果市场化。

当“中科系”与双创载体结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中科系”生物技术成果助力成都实现“双碳”目标

距离中科智绿(成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科智绿”)入驻国科创新成都已一年多,公司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国家战略需求,为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回收、过程中的智慧化管理、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及资源化再利用提供创新服务。过去一年里,已有多项技术在成都、绵阳、阿坝州等多个城市落地,助力城市实现“双碳”目标。

肖海是中科智绿的创始人。他告诉记者,一直从事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李东博士,是其紧密合作的专业人士之一,后者现已成为中科智绿的技术合伙人。

“我们所提供的服务,覆盖了垃圾处理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肖海介绍说,在源头的垃圾分类上,通过“智能设备+云端技术+激励体系”,来鼓励老百姓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该项目已在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落地试运行中。

在垃圾处理方面,中科智绿主要针对厨余垃圾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在城乡建立中小型分布式处理中心,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前该技术已在绵阳市安州区、成都锦江区多个乡镇街道落地。

▲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蓝光锦绣城二期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

肖海介绍,对于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中科智绿以“循环经济产业”为模式,以“油脂回收+固渣好氧堆肥+污水厌氧消化”技术为支撑,建设了国内领先的厨余垃圾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可全面实现有机废弃物100%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餐厨垃圾昆虫蛋白源饲料化路线,中科智绿也在密切关注。肖海告诉记者,无害化餐厨垃圾可以用来饲养蚯蚓、蟑螂、黑水虻、黄粉虫等,该处理工艺也是很好的循环经济产业。

“可以看到,餐厨垃圾如果通过无害化处置及合理化利用,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还可以为循环经济产业提供生产资料。”肖海说,这是一个产业闭环,垃圾分类最终要用循环经济产业画句号。

“厨余垃圾处理所涉及的包括生物技术、现代制造技术、臭气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大多数都是中科院的科研成果。”肖海说,未来,在深度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同时,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锦江区锦官驿街道交子社区均隆街61号院餐厨垃圾就地化分布式处置示范点

中科院“学霸”自主研发国产GPU数据库

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国科创新成都不仅有中科院技术成果加持的公司,还有中科院毕业的“学霸”自主创业。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成都量子象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量子象云计算”)CEO周明宏,就是其中之一。

周明宏告诉记者,公司自2019年5月创立,研发领域是用GPU加速的数据库,是全国唯一的GPU数据库公司,也是四川首家本土成长的数据库公司。其搭档李如豹也是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的博士。

在数据爆发式增长的今天,特别通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产生的大规模数据,在实时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方面给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依靠传统的CPU数据库,难以满足当下需求。相比前者,GPU数据库具有性价比高,查询速度更快,善于处理高阶复杂计算等优点。

他举例,比如大型电商平台需要多个数据库分别支撑实时数据处理和历史数据分析,使用量子象云计算的GPU数据库,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处理实时数据和数据分析。

经过前两年对产品核心引擎的研发,目前,量子象云计算已经完成单机版本研发,“性能做到全球前三,性价比全球第一”。他们正计划邀请Google做分布式数据库的人加入,在单机版本的基础上升级成集群版本,提升产品所处理的数据的量级。量子象云也在和政府寻求合作,助力智慧城市治理。

“从第一行代码开始,我们的GPU数据库都是自己写的,所以这是完全的国产自主可控。”周明宏说,2018年,国家提了35个“卡脖子”技术,数据库就是其中之一。即便到了当下,数据库依然是国家的“卡脖子”技术。他认为,与国际领先的数据库相比,国产数据库依然有一定差距。“我们还需要更大的研发投入,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量子象云计算研发的GPU数据库的底层硬件还依赖进口,“我们也正和‘国家队’联手,开发高性能数据库一体机,中科院也正将该产品往国产化服务器进行移植尝试。”他说,届时,整个产品都会全面实现自主可控。

从全球来看,做GPU数据库的一共有7家,在中国,只有量子象云计算一家。从单机版本变成分布式集群版本,并寻找合适应用场景,周明宏预计,这个过程将有一年左右。

孵化中心:

链接中科院核心资源,三年输出知识产权140余项

在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孵化器起到怎样的作用?

“孵化器提供了场地支持和资源对接。这些对接包括:前期对公司架构进行指导、场地费用减免、链接中科院核心资源、为产品提供展示平台、对接融资等。”采访中,肖海和周明宏均表示。

国科创新成都副总经理万华栋介绍,孵化中心作为服务于新经济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要的新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是中科院在西南地区设立的唯一全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通过三年的运营建设,孵化中心提供成果转化从技术匹配、项目孵化、商业运营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推进院地合作。

截至目前,国科创新成都已与20余家高校院所、30余位技术专家达成合作,储备的科技成果多达400余项,共发布和展示科技成果50余项,促成项目落地和科技合作10余项;孵化和入驻项目及企业共92家,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点战略新兴产业方向,输出知识产权140余项。

国科创新成都正阶段性推动包括中科院体系在内的科研院所、高校的新技术、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并将通过5年的运营建设,逐步将孵化中心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具有中科院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科技双创基地、产业培育平台和人才发展高地。

红星新闻记者彭祥萍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