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如何参与东北振兴?这场高规格圆桌会划出了重点

时间 • 2025-11-20 18:46:16
吉林
机遇
发展

“东北振兴规划中,吉林省的定位和优势产业是什么?”“全球产业链调整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可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方面,外资企业如何参与?”……7月8日,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地区司与吉林省发展改革委、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承办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地方对接会·吉林站”现场,多家跨国企业负责人把一道道问题抛向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交流氛围十分热烈。

如何参与?有何机遇?有何优势?成为外企们关注的焦点。而另一侧,国家发改委各司局和吉林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始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十四五’东北全面振兴怎么谋划?”“吉林有哪些硬实力、软环境?”“吉林要打造的万亿级产业是什么?”他们把这些问题涉及到的一系列政策安排、区位优势、发展机遇悉心介绍给在华外企负责人。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北京、上海、苏州举办了3场类似的圆桌会活动,为美在华企业详细解读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介绍“十四五”外资发展机遇,组织企业实地考察,了解当地营商环境,推动中外企业与地方企业对接。

而这次吉林站的圆桌会,有包括中国美国商会、嘉吉公司、通用电气、美国源运公司、特斯拉、高通等55家美在华商会、企业的102位代表参会。

向跨国企业介绍吉林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连用4个“机遇”、4个“优势”

这次圆桌会的主题是“融入新发展格局共谱东北振兴新篇章”。近年来,东北和吉林发展的新亮点值得关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会上介绍,今年前5个月,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9.4%,增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7.4%,增速高出全国7.7个百分点。东北和吉林地区经济发展有实力、有潜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圆桌会现场致辞

宁吉喆表示,“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多重利好叠加,吉林市场活力将进一步释放。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断完善东北振兴一系列政策体系,推出更多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进展。

谈到吉林当前的利好因素,宁吉喆连用了4个“关键阶段”、4个“机遇”、4个“优势”。他说,当前,东北和吉林正处于发挥独特优势、提升在全局中战略地位的关键阶段,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激发创造活力、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关键阶段,处于促进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阶段。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新发展格局的融入机遇、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机遇、产业升级的趋势机遇,与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生态资源优势、沿边近海优势、人文人才和科教优势叠加联动,利好因素持续汇聚吉林,吉林省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宁吉喆表示:“希望美在华跨国企业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中国及东北地区和吉林省发展潜力,积极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东北和吉林振兴的新篇章。”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吉林省省长:“投资不过山海关”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在圆桌会上,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各跨国企业对吉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国家发展改革委邀请美国在华商会和全球重量级企业,在东北首次举办高层圆桌会,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对进一步深化中美合作、促进务实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介绍了吉林的整体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吉林将要打造的三个万亿级产业。韩俊表示,"十四五"时期,吉林要确保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经济增长在东北地区领先,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吉林将着力打造汽车大省。有把握到2025年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力争达到70%,汽车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级。吉林还将着力打造农业强省,率先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力争今年粮食产量向800亿斤冲刺,“十四五”努力实现1000亿斤粮食生产目标。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十大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产业。同时,吉林还将着力发展冰雪旅游,抢抓2022年冬奥会契机,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经济和全域生态旅游,加快建设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把吉林建设成为冰雪产业大省、冰雪旅游强省、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力争利用5至10年时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万亿级规模。

谈到吉林的营商环境,韩俊说了这样一句话。“营商环境过了关,投资必过山海关。现在吉林正在成为投资热土,各种各样的投资源源不断投到吉林来。所以‘投资不过山海关’千万不要信,信了就错失了发展机遇,我到吉林工作7个月,这句话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千万不要信。”

跨国企业最关心政策方向和发展机遇

这些回答给了企业“定心丸”

在互动环节,史密斯集团提问,国家东北振兴规划中,吉林省的定位和优势产业是什么?也有企业问到,在“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数字中国建设有哪些重点规划方向?还有企业问及,国家如何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外资企业又要如何参与?而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下一步还会推出哪些政策?

面对这些提问,国家发改委各司局和吉林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一一解答。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在回答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可能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时,总结了外企在中国面临三个机遇。她说:第一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的机遇。第二是强大国内市场蕴含的机遇。中国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在“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国内市场,“市场是最大的机遇”。第三,则是改革开放政策蕴含的机遇。“我们会通过更好的优化营商环境,更好的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为外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机遇。中国强大市场的建设中,外资企业是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建设者,相信能够更好把握这些机遇。”

谈到在华的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李慧说,现在面临的是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的产业链,包括国际分工的格局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全球化也在遭遇一些逆流,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在上升,各国的宏观政策面临输入性的影响,给很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从国内来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挑战,中国正处在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变革期。“过去低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中国的企业面临竞争优势重塑的压力,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

“从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来讲,我们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李慧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更好实施“十四五”规划,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落实新发展理念。从今年的经济工作来讲要坚定不移精准实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完成好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稳定的发展环境。

互动环节中,通用电气、源运公司、三星电子、思爱普公司、霍尼韦尔、标普信评等企业的中国区负责人都介绍了他们在华的投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规划。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长春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