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成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每日更新350余万市场主体风险等级

时间 • 2025-11-09 02:50:44
风险
信用
主体
积分

为了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众权益,成都积极推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了一批获赞案例。

其中就有,每日更新350余万户市场主体信用评价、风险等级的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积分管理平台”)。

依托于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的积分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标准化、智能化的“静态信用评价+动态风险分析”信用综合评价模式,为信用监管提供精准依据,有效提升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2019年10月,积分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每日自动生成350余万户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和风险等级,动态分析主体、行业、区域信用变化情况,建立信用异动、严重违法失信、行政处罚频率较高的失信风险预警清单,为职能部门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信用积分评价以1000分为初始分,量化计算市场主体基础、行为、关联信息三类指标,依据积分高低将信用等级划分为四等六级。信用风险从基础属性、监管信息、经营信息、关联信息、数据监测五个维度,计算信用风险概率,划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四级。

积分管理平台搭建静态信用积分计算和动态信用风险分析双模型。信用积分评价结果和风险分析相互校验、相互补充,实现“信用+风险”多维度精准反映主体信用状况和信用变化趋势。

统一“定量+定性”信用评价标尺。建立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积分评价管理平台,协同36个市级部门共同制定信用评价指标1490项、信用风险指标117余项,建立信用积分评价指标和规则管理库,实现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标尺”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市场主体信用积分可解读、可溯源。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底,积分管理平台共采集2.82亿条信用数据,每日自动更新生成350余万户市场主体信用积分评价和信用风险等级,向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市场监管融慧等平台共享交换4848万条数据。

目前成都市场主体整体信用状况良好,信用积分评价为正常和良好以上等级的市场主体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91%。

红星新闻记者颜雪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