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征意见!“超巴奶”进超市,你会买吗?

时间 • 2025-07-29 03:20:38
牛奶
标准
产品
杀菌

近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

就2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包括《高温杀菌乳》的国标制定

而征求意见稿中的“高温杀菌乳”

对应的正是目前市场上的“超巴奶”

如今

越来越多的“超巴奶”产品

正在进入消费者的视野

那么

到底什么是“超巴奶”?

为什么“超巴奶”亟待出台国标?

如何科学地挑选牛奶?

01

什么是“超巴奶”?

杀菌工艺介于巴氏奶(俗称鲜奶)和超高温灭菌乳(俗称常温奶)之间的奶产品,外包装上普遍标注高温杀菌乳,行业俗称为“超巴奶”。

近日,记者在北京的部分商超走访时观察到,这类“超巴奶”产品均位于冷藏货架,与巴氏奶存放方式一致;作为纯牛奶,配料表中只有生乳;保质期均标注为15天,相比巴氏奶(一般为7天)时间要长;在价格方面,相同规格的“超巴奶”比巴氏奶便宜。

(图源:中国消费者报)

目前,众多乳企均推出了“超巴奶”产品,为何“超巴奶”会受到青睐?

某大型乳企负责人表示,“巴氏奶受制于冷链和奶源,销售半径有限,而‘超巴奶’扩大了销售半径,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对此观点,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长宋亮表示认同。他表示,相比巴氏奶,“超巴奶”保质期更长,扩大了销售半径;相比常温奶,“超巴奶”更多保留了乳铁蛋白、乳活性酶等活性物质,对于常选常温奶的入门级消费群体来说,其与鲜奶相似,并胜于常温奶优越的口感,是消费者买过之后仍会选择的因素之一。凭借这几点,“超巴奶”成为了各家乳企切入低温奶市场、争夺市场份额的有力、适宜品类。他认为,“‘超巴奶’未来将会成为主流产品,常温奶体量则会逐步下降。”

上海睿农咨询总经理侯军伟表示,由于低温巴氏奶消费还没有普及,对于企业来说,“超巴奶”是快速进入低温领域的产品类型,“因此可能会成为低温牛奶发展的重要方向。”

02

为什么“超巴奶”亟待出台国标?

虽说“超巴奶”是未来低温牛奶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个牛奶界的“后起之军”目前存在一个严重短板——“超巴奶”没有正式实施的统一国家标准。

“超巴奶”执行标准不一,且宽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多数“超巴奶”产品包装上产品类型标注为“高温杀菌乳”,但乳企大多执行各自的企业标准,且标准非常宽泛,其中规定的杀菌温度、时长都不一样。例如,有的高温杀菌乳企业标准中规定需要加热到至少100摄氏度并保持很短时间的杀菌,没有明确规定杀菌温度上限,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有的企业标准则规定高温杀菌乳的杀菌温度为85摄氏度—132摄氏度,保持1秒—15秒。对此,宋亮表示,“超巴奶”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各企业的生产工艺不一致,呈现出来的标准也有差异。

(图源:中国消费者报)

定位不明确,该以何种牛奶自居此外,乳企和相关机构备案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名称表述也并不同,有的企业表述为“高温杀菌乳”,有的表述为“杀菌乳”,有的地方奶业协会出台的团体标准使用“高温巴氏杀菌乳”。记者走访时发现,目前超市里的“超巴奶”包装上均未出现“巴氏”或“鲜奶”字样。但是在电商平台上,部分产品的介绍里有“鲜牛奶”字样,例如三元鲜活一款950毫升装的产品介绍里有“三元鲜活高温超巴鲜牛奶”字样,光明新鲜牧场一款950毫升装的产品介绍里也有“鲜牛奶”字样。

(图源:澎湃新闻)

如今,饱受是非争议的“超巴奶”终于要迎来明确的界定与标准。待《高温杀菌乳》国标正式出台,将为企业规范生产此类产品提供参考依据,填补国内标准空白。

03

如何挑选牛奶?

喝牛奶有什么“讲究”?

不管是巴氏奶、“超巴奶”还是常温奶,它们都是牛奶家族的一份子。牛奶是公认的健康饮品,不少人有每日喝奶的习惯。不过,你知道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吗?

首先,看配料表,最合理的牛奶配料只有生牛乳,有一些牛奶添加了维生素D,也是可以选择的。市面上还会见到高钙奶,其含钙量高但并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为了改善口感,有些高钙奶还会添加增稠剂和香精,应谨慎选择。另外,早餐奶、红枣奶、核桃奶等,真正添加的红枣、核桃等很少,而糖分和添加剂等却不少,此类产品尽量少喝。

其次,看营养成分表,主要关注三项指标,蛋白质、脂肪和钙含量。GB19645-2010和GB25190-2010规定,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9g/100g(牛奶),脂肪含量不能低于3.1g/100g,大部分奶产品的钙含量在120~140mg/100mL,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口感、价格等综合考量后去选择牛奶。

最后,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如果注重口感,建议选择杀菌方法更为温和的巴氏杀菌乳;如果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酸奶或者其他经过处理后降低了乳糖含量的牛奶;老年人以及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可以选择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

(图源:第一财经)

除了挑选牛奶,其实如何科学地喝牛奶也是门学问,喝了这么多年牛奶,很多人其实并没“喝对”,而一些不正确的喝奶方式或习惯,不仅让营养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伤身。今天,一起来了解下如何更科学的喝牛奶。

01

避免久煮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饮用常温奶即可。如有饮用热牛奶的习惯,则可通过温水泡热、暖气加热等方式。因为当牛奶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时,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变性沉淀,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营养成分浪费。我们加热牛奶后出现的“奶皮”,其实就是蛋白质变性的表现之一。

02

不要喝冰牛奶

牛奶不宜冷冻储存,因为冷冻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脂肪分层,且解冻后,蛋白质和脂肪沉淀、凝固,既不利于人体的吸收,也会使牛奶的价值大为降低。所以,对于普通牛奶要避光常温保存。

03

不要用牛奶送药

牛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可以与药物中的一些金属离子结合,轻则影响药效释放,重则可能发生中毒反应。建议服药前后1~2小时内不要喝牛奶,更不能用牛奶送服药物。

04

不要总喝脱脂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营养还是口感,都是全脂奶更优秀。脱脂奶除去了牛奶中的脂肪,同时也脱去了一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只适合部分人群的需求,例如减重人群、有心血管疾病需要控制血脂的人群。

(图源:图虫创意)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元从原来的可以喝上牛奶演变为可以喝到更好的牛奶

你在日常生活中

有喝牛奶的习惯吗?

来源|央广网、中国消费者报、新京报、海报新闻、光明网、澎湃新闻、最紧要健康GRT、蓝鲸财经等

编辑|李在俊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